“木”養(yǎng)生中草藥--刀豆
【品名分科】刀豆為豆科植物刀豆的干燥成熟種子。
【內(nèi)含成分】含尿素酶、血球凝集素、刀豆氨酸、淀粉、蛋白質(zhì)、脂肪等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溫,味甘;歸胃、腎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溫中下氣:用于治虛寒型呃逆、嘔吐、腹脹等癥;益腎補元:用于勞損于腎,動傷經(jīng)絡(luò),風(fēng)冷所侵引起的腎虛腰痛、腿膝無力等;行氣止痛:用于肝陽不足所致的脅腹脹痛及肝腎不足痛經(jīng)等癥。
【用量提示】6—9克。
【蒸灸】木“刀豆灸”主要成分:刀豆10克,陳皮10克,沉香10克,丁香10克,柿蒂10克,綠萼梅10克,枳實10克,化橘紅10克,九里香10克,大腹皮10克,邱天道膏藥基質(zhì),邱天道泥灸基質(zhì)等。
【養(yǎng)生調(diào)理】木“刀豆灸”有溫中和胃、降氣止嘔之功。對于虛寒嘔逆、嘔吐等癥有很好的療效,還能有利于溫腎助陽。
【使用方法】詳見木“刀豆灸”使用說明書。
灸語:理氣藥是以調(diào)理人體氣機,治療氣滯或氣逆癥為主要功能的藥物。根據(jù)肝喜條達,宜疏泄,以理大自然之氣。本草中的理氣藥又稱為行氣藥,藥物多為辛苦溫香之品。味辛能散,苦能泄,性溫以通,香善走竄,故有疏理氣機的功效。故五行屬“木”,配“震”卦。刀豆是一年生纏繞草質(zhì)藤木,長達3米。莖無毛。三出復(fù)葉互生,頂生小葉寬卵形;柄長7-15厘米;托葉細小。總狀花序腋生,花疏,有短梗;苞片卵形,早落;花萼鐘狀。兩唇形,上萼2裂片大而長,下萼3裂片小而不明顯;花冠蝶形,淡紅色或淡紫色,旗瓣圓形,翼瓣較短;雄蕊10枚,連合為單體,對著旗瓣的1枚基部稍離生,花藥同型;子房具短柄,被毛。莢果大而扁,被伏生短細毛,邊緣有隆脊,先端彎曲成鉤狀;種子10-14顆,扁平而光滑,種皮粉紅色或紅色,種臍約占種子全長的3/4;ㄆ6-7月,果期8-10月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刀豆,溫中下氣,利腸胃,止呃逆,益腎補元。”
北京道醫(yī)之家醫(yī)療技術(shù)發(fā)展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